【優秀科技工作者風采】汪海彬:從“心”出發,腳步不停

發布者:宣傳部作者:發布時間:2023-04-24

清秀的面孔、濃郁的書卷氣、薄薄的鏡片后面一雙智慧的眼眸……他關注人的心理情緒,懂得“讀心術”,精于科研之道,享受科研樂趣,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二等獎、安徽省“教壇新秀”。他就是我校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之一、教育科學學院汪海彬教授。

從2007年在安徽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攻讀研士學位開始,汪海彬就踏上了心理情緒研究之路。2013年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畢業后,汪海彬來我校工作。十余年勤耕不輟,始終心懷熱愛步履不停,縱然多項榮譽加身,他卻不驕不躁,從“心”而動。

 

保持平常心,扎實走好每一步

身為科研工作者,汪海彬獲得了令人欣喜的專業研究成果和榮譽,對于這些“光環”,他本人則波瀾不驚,表示自己始終以平常心看待?!拔抑还茏龊米约簩I領域的工作,堅持比別人多付出一些,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地收獲到自己應得的成果?!蓖艉1蚍隽朔鲅坨R從容地說。

在學生們眼中,汪海彬是一名親切負責的好老師。作為老師,如何更好地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在汪海彬看來,第一,要培養學生專業知識,俗話說“我聞此藝在專攻,莫起妄念思冥鴻”,扎實的專業知識至關重要;第二,要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紙上談兵不如躬行實踐;第三,要提高學生社會服務能力,讓學生成為有責任、敢擔當的優秀青年?!拔覀兘洺Ee辦活動,讓學生進行興趣分享,或者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開展學術匯報等,通過這些途徑鍛煉學生,同時關注關心學生們的心理成長狀況?!蓖艉1蛘J為,通過科研和教學的深入結合,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不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教書育人,汪海彬總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求譽滿加身,但求盡職盡責。

守護初心,堅持熱愛抵萬難

汪海彬認為,在現代化智能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心理情緒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他本科專業是應用心理學,原本想用學到的知識幫助別人,后來發現該專業更多地偏向理論研究,和自己的初心不太相符,所以他又選擇了偏向實踐性的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向,以及現在的教育心理領域。說到專業選擇及堅持從事心理學相關專業的教研工作,汪海彬有道不盡的情緣?!案咧袝r家里遇到了一些變故,許多因素都指引著我走向心理研究專業?!蓖艉1螂m然不太愿意回憶過去痛苦的經歷,但他想用自己的方式來證明“人間有愛”。來到黃山學院以后,汪海彬不僅在學術研究上苦下功夫,也同樣重視對學生的教學和心理輔導。讓汪海彬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引導過很多考研失利的學生走出困惑,重獲佳績,也幫助過患有抑郁癥的學生擺脫心魔,重拾信心。自2016年以來,汪海彬堅持為學生舉辦課外心理輔導和專家微講座等大學生特色心理健康活動,至今已經開展了112期。

作為教科院副院長,繁重的行政事務占據了汪海彬大部分時間,但他依然擠出時間堅持自己的熱愛。對他來說,做好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拔野炎约捍蟛糠志Χ加迷诹斯ぷ骱脱芯可?,有時會忽略我的家庭,疏于對妻兒的照顧,心里免不了覺得愧對于她們?!碑斦劶凹彝r汪海彬不禁面露愧疚之色,他說:“我非常感謝我的家人對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未來我也會盡力多抽出時間陪伴家人?!?/p>

抓牢核心,開拓未知新領域

科技興國,人才強國,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越來越密不可分。在披荊斬棘的科研道路上,有人提出質疑:“人工教育早晚被智能教育取代,研究教師心理情緒有什么用?”對此汪海彬心里五味雜陳,但也更堅定了信念。他認為,雖然二十大報告中多次提到加大推進數字化、信息化轉型力度,但社會同樣需要人文情懷,作為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更要注重職業道德素養,如此才能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培育出更多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助力創建美好和諧的科教強國。作為一位研究心理學的教育工作者,汪海彬始終認為,高校是人才培養和聚集的主陣地,要想推進高校人才綜合素質發展,重視師生心理情緒健康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在科研這條道路上,汪海彬從不安于現狀。他從2013年開始連續四年申報國家級研究項目課題,后經不斷豐富改進,2016年才申報成功,直到2021年才最終結題。結題成功后他并沒有放松自己,于同年3月又成功申報了新課題,同年8月再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一項。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一直在努力,一直在進步?!蓖艉1蜃钭⒅亍罢嬲\”二字,憑借這份對生活與工作的熱枕和真誠,他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束光?!盁o論是學校選派我到黃山市教育局掛職副局長,還是上海市教科院邀請我到上海師范大學做博士論文答辯主席,或到安徽師范大學碩士論文答辯主席等,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認可和回報?!被貞浧鹱约涸诮萄泄ぷ髦辛粝碌淖阚E,汪海彬感嘆不已。

汪海彬表示,未來他將守牢本心、記牢初心、抓牢核心,繼續堅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情緒情感心理方向深入研究,堅持“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從“心”出發,腳步不停。

(撰稿:融媒體中心 熊瑾 曹美賢;攝影:融媒體中心 洪旭;視頻:融媒體中心 彭卓越、邰文文;審核:宣傳部 徐德平;責任編輯:宣傳部 趙睛)

黃山學院(C) 版權所有???皖ICP備05003567號-1??? 聯系管理員:webmaster#hsu.edu.cn (請將#替換為@)
率水校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西海路39號(245041)??橫江校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戴震路44號(245021)

黃山學院(C) 版權所有 皖ICP備05003567號-1

聯系管理員:webmaster#hsu.edu.cn (請將#替換為@)

率水校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西海路39號(245041)

橫江校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戴震路44號(245021)

皖公網安備 34100202000218號

久久精品一区